Baselworld 2017|Below 40mm的细表世代回归
每年的Fashion week,都好像夹埋似的,突然间大家都会一同推出类似的产品。而表展其实也有这种情况发生,去年特别多蓝色腕表,来到今年,竟然有不少「细mm」的腕表推出,40mm以下的腕表开始回归!
几十年前,腕表大于39mm都已经是大表,但是近十年,表坛近乎是一窝蜂的玩大表盘,40mm都已经算是细表盘,42mm叫斯文,44mm甚至47mm以上才叫大表盘,甚至乎52mm也不是不常见!因此,你会见到最红的表厂都是拥有大表的品牌,如IWC的Big Pilot,上年就有一枚52mm的巨无霸,又例如常用44mm以及47mm的Panerai也当然是代表,而Hublot、Richard Mille等,都拥有不少巨表杰作。
但来到2017年,竟然有不少表厂推出40mm以下的腕表,可能是39mm或38mm,甚至乎连Zenith的Type 20 Extra Special,一向以巨形表盘做卖点,都推出一款40mm的「细」表版本!由此可见,细表潮的确回归。
细表有细表的好玩之处,40mm或以下的腕表,更加适合东方人比较纤细的手腕,在一般的情况之下,是更加易配衬不同的衣着。特别是上班服或者西装,都是偏向40mm或以下的腕表最为适合,手腕位置不会隆起一团,西装的手袖也不会因此而卡起,影响衣着的外观。今年的Omega 1957 Trilogy限量版,就是最好的示范,一门三杰,通通向40mm以下进发,回归最元祖的细表风格。
另一方面,一味追求大追求夸张追求抢眼的世代,似乎也应该要变一变了吧?就像是网上世界,大家都只追求抢焦点抢眼球的炫目内容,最重要是爆是夸张,真正的细节与内容却不需要再考究。当然,在腕表界别,大表不代表不精致,但在回归40mm以下的风潮开始之当下,好像一下子将50、60以至80年代的风味都带回来,真正的复古味道像乎正在回归,下一个年代会否有更多「三字头」的表款仍是未知之数,但却绝对是乐见之事。
像是这一枚Blancpain五十噚Bathyscaphe三针腕表,以38mm的姿态登场,就是很令人惊喜的作品!($113,000)
NOMOS Campus都玩细表盘,只是38.5mm,再玩手动上链,38小时小时动力,价钱只在$10,880,极之容易入手!
Seiko Re-Edition Seiko First Diver Watch,复刻第一枚潜水表,表壳是39.9mm,比原来大1mm,潜水深度由150m增加到200m,8L机芯$27,000,限量2000枚。
Oris近年来大勇,这枚向七十年代致敬的ChronOris,用上39mm表壳,加上复古味极重的用色设定,拥有38小时动力储存,只是$11,800,令人可以无虑入手!
Patek Philippe 5396R,用上38.5mm的表盘,细致的表身加上金色撞蓝色的设计,更是高贵之极。$359,000
Tissot Heritage 1948复古腕表,表盘是刚刚好below 40mm的39.5mm,正合细表潮流,令本来已经走复古味的表盘更有旧时代的气息!$11,750
Longines Record,仅仅是40mm的表盘,衬衫一流。($17,300)
Chopard LUC XP都是在40mm的位置,简单易配。$65,000